當前位置:愛純凈 > 系統(tǒng)資訊 > 曝光度不斷升高,蘋果那堪比FBI的保密措施去哪了?

曝光度不斷升高,蘋果那堪比FBI的保密措施去哪了?

曝光度不斷升高,蘋果那堪比FBI的保密措施去哪了?

更新時間:2017-02-28 文章編輯:愛純凈 信息來源:網絡 閱讀次數:

  蘋果公司除了固有先進的技術與卓越的設計工藝外,那與FBI有的一拼的保密措施也曾它增色不少。不過奇怪的是,最近兩年蘋果嚴苛的保密措施似乎已經失效了!在iPhone 6和iPhone 7等多款產品上,被提前曝出的消息幾乎都被印證。這讓人不禁好奇,蘋果引以為傲的保密措施去哪了?

曝光度不斷升高,蘋果那堪比FBI的保密措施去哪了?

  曾經比FBI還嚴的保密措施

  蘋果的保密文化,甚至從招聘的時候就開始了。被招聘的員工不知道自己將要具體從事什么工作,只會得到一個大方向的指引。新員工甚至在得知自己將在那棟樓工作之前,就開始學習保密措施,保密條例的學習,是所有工作展開前的一個基礎。

  除了在意識上的強調,蘋果在保密上一直都是用行動說話。一個產品從立項開始,就進入保密的階段。通常蘋果公司內部如果重新裝修一間辦公室,就意味著某種關鍵性創(chuàng)新或者產品開始上馬了。至于是什么具體的產品,自然只有使用辦公室的幾個人可以知道了。

  2011年,一位iPad開發(fā)者曾透露,他們從事iPad軟件開發(fā)時的環(huán)境是:一間沒有窗戶的屋子,連門鎖都被改裝了。 進入時需要提供姓名和社保號碼。更奇葩的是,蘋果在研發(fā)的辦公桌上鉆了孔,要求開發(fā)者用自行車車鎖將iPad鎖在桌子上,蘋果甚至將iPad嵌入了一種特制的框架之中,因此開發(fā)者除了屏幕和接口什么都看不到。

  此外,在供應鏈上,蘋果也有意識地減少代工廠商的數量,并且不同的產品會分配給不同的代工廠商來生產。 蘋果對于代工廠商的要求也非常的嚴格。進入廠區(qū)的員工需要經過多道門禁,警衛(wèi)使用指紋識別掃描儀來確認每個員工的身份,相機和手機等可以拍照的設備,絕對不會允許進入廠區(qū)。警衛(wèi)會用金屬探測器來檢查工人,在員工離開的時候,如果有任何金屬物品,警衛(wèi)會聯系警察來處理相關的適宜。

曝光度不斷升高,蘋果那堪比FBI的保密措施去哪了?

  最登峰造極的例子是iPhone 4。當初iPhone 4發(fā)布之前,已經交給運營商測試了。為了防止泄密,他們做了個特制的iPhone 3GS的外殼,以便把iPhone 4裝在里面,從外面看就是一個3GS。

  如今漏洞百出的篩子

  “蘋果可以真正令我們感到驚喜的日子已經永遠過去了。”有人這樣評論道。最近幾年蘋果在每一次升級硬件之前坊間就會有各種各樣的消息曝光,而且準確率還非常高。

  iPhone 5的邀請函上投射出來的“5”讓人知道了新一代iPhone的命名,完全沒有了發(fā)布iPhone 4s時候的意料之外,而在之前,耳機位置的遷移,屏幕大小、接口、鋁合金后殼等信息已經被多次曝光。

  而iPhone 6的“真機照片”也在發(fā)布之前數次曝光,包括正面、背面、側面圖片,以及與iPhone 5s的對比圖,甚至還上傳了一段真機上手視頻,詳細程度著實讓人大吃一驚。

  到了iPhone 7簡直有過之而無不及。此前,諜照或各種傳聞還僅限于iPhone材質和設計風格等方面,但這次iPhone7完全不同,各路爆料大神幾乎將其曝了個底掉,連三圍尺寸都沒放過。

  “每一次蒂姆·庫克或者是其它蘋果高層在接受采訪時總會帶著微笑說,我們不會對未來的產品發(fā)表評論。是的,因為別人都評論完了。”科技觀察網站The Mac Observer今天在一篇評論文章中吐槽了現在蘋果越來越糟糕的保密措施。這家網站的編輯John Kheit甚至毫不留情地指出:現在蘋果的保密措施就像篩子一樣漏洞百出。

  庫克時代的蘋果放松保密了嗎?

  看起來,自從庫克接替喬布斯,成為蘋果掌門人以來,蘋果的保密工作似乎越做越差了。尤其是在新產品發(fā)布前夕,各種諜照、爆料滿天飛。

  實際上,庫克的時代,蘋果依舊采取了很多措施強化保密制度。2013年11月,蘋果高層曾發(fā)郵件向員工重申其《商業(yè)行為準則》,目的是防止蘋果產品在發(fā)布之前嚴重外泄的現象再次發(fā)生。今年5月,一名叫桑尼·迪克森的人在Twitter上稱,蘋果公司正在與中國政府相關機構合作打擊iPhone 6泄密者。

  保密措施沒有減少,可以發(fā)現蘋果內部有人會匿名評論,這種很可能是宣傳策略,保持外界對蘋果新產品的關注度,但詳細的泄漏參數和產品外觀絕不是蘋果人士的作為。

  豬隊友太多:泄密多來自于運營商和供應鏈

  關注蘋果動態(tài)的分析師霍拉斯·德迪稱:“蘋果并非更容易泄密。如果你想知道蘋果產品泄密情況,就會發(fā)現泄密主要禍起供應鏈。蘋果擁有大量的供應鏈。”

  蘋果的供應鏈非常龐大,該公司與全球200多家供應商簽署了合作協議,并由大量的供應鏈負責采購原料以及生產和組裝蘋果產品等相關事宜。不過,這些合作供應商似乎對蘋果并不虔誠。

  目前,涉及蘋果公司產品生產外包的人數已超過100萬人,而蘋果不可能捂上所有人的眼睛、耳朵以及嘴。

  此外,蘋果的高利潤率很大程度上來自于運營商的補貼,故而運營商渠道一直是合作的重點。每年新增多國的多家合作運營商,從此前的幾次的情況看,近幾年多次產品信息的泄漏來自于蘋果新產品的預定頁面。蘋果公司除了在發(fā)現之后要求撤銷外,也不能不繼續(xù)合作。

曝光度不斷升高,蘋果那堪比FBI的保密措施去哪了?

  供應鏈管理專家指出,參與設計和生產消費者設備的人越來越多了,規(guī)模巨大。“你每天給員工支付數美元薪水,但這并不能保證他們會滴水不漏不將產品泄露出去。”波士頓咨詢集團合伙人兼供應鏈研究總監(jiān)皮雷·梅西埃表示。

  避免產品信息外泄的一種途徑是設立自己的工廠。但相比依賴于提供專業(yè)零部件的供應商和代工商組成的網絡,那一種方法的成本要高昂得多。

  有分析認為,在控制產品信息流動方面蘋果能夠做的并不多。逐家起訴發(fā)布諜照的公司組織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以及大量的人力物力。卡特還稱,即便真的走出了這一步,也難以阻止鬧情緒的員工給新產品拍照。從以上可以看出,給供應鏈廠商施加保密壓力,似乎是蘋果現在能做的事情。

  社交媒體無孔不入

  當然,隨著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網絡以及自媒體的興起,人人都可以成為爆料者,信息的暢達讓保守秘密不再像從前那么容易。工人幾秒鐘內就能拍好照片并將它們上傳至網上。即使他們的拍照行為被發(fā)現,抓到他們的時候也已經為時已晚了。

  市場研究公司IHS iSuppli分析師托馬斯·丁格斯分析稱,人們對消費者電子產品的濃厚興趣也促使各大網站密切跟蹤新產品的每一個細節(jié)。

  應該說,社交媒體的興起是大勢所趨,受影響的也不僅僅是蘋果一家。盡管庫克時代蘋果的保密工作已經大不如前,但相比之下,蘋果新機還是能夠給消費者帶來最多的懸念。在蘋果舉行發(fā)布會之前,各種有關iPhone的傳言與諜照都是媒體或爆料人們競爭的焦點。

  針對上述情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yè)內人士如此回應,“蘋果和iPhone的新聞?chuàng)纹鹆丝萍济襟w的半邊天。”

上一篇:三星S7 Edge再獲年度最佳智能手機獎項…
下一篇:小米松果處理器澎湃S1正式發(fā)布:八核6…
留言與評論(共有 條評論)
驗證碼:

本類最新列表

最熱系統(tǒng)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