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利潤如此低,還要堅持呢?張峰曾在首屆小米生態(tài)鏈CEO閉門會上給出答案:低毛利讓我感覺踏實。
他表示:“利潤會讓我們喪失理想,我們會被利潤綁架。做高利潤的產(chǎn)品,會把團隊的競爭力搞垮”。
“如果小米生態(tài)鏈能夠安排我一個利潤低的,甚至虧錢的,我感覺比較踏實,利潤高的我反而感覺不踏實。為什么呢?項目利潤高,如果又做得好,那很快就變成大家都去爭奪的一個焦點。和很多人去爭奪制高點會很困難,因為別人家大業(yè)大。”
“但是利潤低的產(chǎn)品,就在別人敢投和不敢投的邊緣。在這樣的點上,如果我們起步早,扎進去,同時靠前期的量,成本又適當(dāng)?shù)乇葎e人有優(yōu)勢的話,比較容易保持。”
張峰還分享了自己的經(jīng)歷,之前也曾一度瘋狂追逐利潤。
我從1999年開始做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品,手機那時候非常賺錢。但2002年我們做小靈通去了,因為小靈通更賺錢,成本在50%以下,小靈通是窮人的手機,基本上賣500多塊成本只有200多塊。
到2005年山寨機就出來了,我們把智能機都放棄了,根本就看不上,比如臺灣的大眾電信,100塊手機的成本是20塊,而且我們還不滿意,眼睛完全放在利潤上。
2005年開始每年的凈利潤四五億人民幣,但是失去的是什么?到2007年,我發(fā)現(xiàn)這個事可能不行了,沒辦法繼續(xù)推高,當(dāng)2009年這個市場結(jié)束的時候,我們90%的利潤一下子沒了。
可以看出張峰能走到如今的地位,與其價值觀息息相關(guān),不能被利潤綁架,更重要的是留住用戶的心。
留言與評論(共有 條評論) |